假如说,林怀民在1973年成立云门舞集之时,对舞蹈如何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十分明晰的话,那么到了1997年,《水月》的创作成功,使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明晰的路径,而且,也逐渐使自己在中国民族化道路上有了一个自觉意识。不仅仅是意识问题,更令他喜悦的是,他找到了通向民族化的一个舞蹈语言体系,一个训练身体的方法。如前所述,林怀民说书法是他通向自由的“跳板”“借口”,而他的最终目标是自由和解放,是身体的自由和解放。就是说,从形开始,到无形。但是,我想说的是,林怀民的作品,当演员依照一定的方法训练,或者长久地依照一种意识在做训练时,这种方法和意识,就会渗进演员的感觉里,影响着他的形体。说到底,形体的自由是有边界的,这个自由是被捆绑的自由,比如舞台的限制、身体的限制、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等等,这些都是边界。还有身体的驱动,哪怕是潜意识的驱动,前面的那些训练也都会呈现出来。所以说,这种借助于书法而构成的形体,最终打上了书法艺术的烙印,这层烙印,成为识别云门与其他舞团的标志性特征。
或者是因这一意识开始加强,林怀民忽然明白了“我”的问题,明白了艺术里,“我”在哪儿?“我”所代表的文化在哪儿?“我”的文化之根在哪儿?这个文化之根,在林怀民看来,是受到了他的学科背景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他学的是中文,中国文学所给予他的学养教育,使他有了一个根,影响了他在舞蹈上的诉求。也许,他还受到了80年代大陆文学的影响,在改革文学之后,寻根文学曾一度大大影响了人们对本民族根性的探索。
林丽珍:无垢剧场的天、地、人
林丽珍的名字被世人所知,源于1995年,这一年,她以自己的无垢剧场,打造出一台别出心裁的作品——《醮》。自此,她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醮是古代用于冠礼和婚礼的一种斟酒仪式,也是祭祀祈祷神灵的活动。林丽珍的舞蹈具有强烈的仪式感,正是以这一点作为起始,建构起自己的艺术精神家园。其实林丽珍的舞蹈生涯早已开始,她1950年出生于台湾基隆,1972年舞蹈专业毕业后,任职女中,曾编导了大型群舞,连续获得台湾舞蹈大赛大奖,个人风格渐次呈现。1978年她有了个人舞展:《不要忘记你的伞》。在这台作品中,已经呈现出此后她的舞蹈发展的民族化方向,《天问》《大鹏和我》即是其中的作品。林丽珍的《天祭》推出之时,是1989年,其作为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魅力的“仪式舞蹈”雏形豁然而现。在这个舞蹈中,林丽珍具有了强烈的回溯性历史记忆,在民俗祭典中具有了族群性的共有意识和远古回响。这是林丽珍创作的一个里程碑。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她创作了《大唐雅韵》和《节庆》,个人风格业已成熟。在布农族乐舞篇中,歌谣与祭祀相融相偕,生命本真的表达与向上天吁求祈福的无限性升腾,强烈而动人心弦。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