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说:“尧命质,以麋路置缶而鼓之。”陶缶不仅在原始社会作为打击乐器,即进入封建社会还有以陶器作为打击乐器的。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段秦赵会盟于渑池的故事,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对秦王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缶)秦王,以相娱乐。”《集解》引《风俗通义》说:“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也。”从这段解释看,陶缶是一种打拍子性质的打击乐器。战国时期还以陶缶、陶盆作为打击乐器,原始社会的陶缶、陶盆、陶壶之类用作打击乐器是无可非议的。
吹奏乐器种类也很多。《世本》说:“女娲作笙簧”,“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象凤之身,正月之音也。”“随作竽”,按引《周礼·春秋疏》说:“竽长四尺二寸。注:“竽,管类,用竹为之,形参差象鸟翼。”《世本》还说:“舜造箫,其形参差象凤翼,长二尺。”这种箫似乎象笙,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箫大不相同。《吕氏春秋》说:“有倕作······吹荃、管、埙、篪。”《通历》说:“帝喾造埙”。《世本》说:篪“吹孔有嘴如酸枣”。
《史记·乐书·索隐》说:“埙,以土为之,大如鹅子,形似锤,吹之为声。”《世本》说:周代的篪“围五寸半,长三寸半,凡六孔。”宋均注说:篪“烧土为之”。以上所介绍的吹奏乐器,凡系竹木所制作,由于年代久远,都无法直接观其实物,只有埙这种乐器,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在考古发掘中偶尔也有发现。在原始社会,发现有骨制的、陶制的或礓石制的各种吹奏乐器。如在浙江河姆渡七千年前的遗址中,发现了四十五个骨哨。
在临汝大章发现了一种船形四孔乐器。不过上述乐器都没有经过音乐家测音鉴定,它们的具体音阶情况还不能知道。但是有些陶埙是经过专门家研究的。我想把著名的音乐家吕骥,对陶埙研究的成果,概要地在下边介绍一下。在西安半坡发现了两件陶埙,原发掘报告称为陶哨,上下贯穿一孔,全长5.8,中径2.8、孔径0.5厘米移。如编号P4736的一个,只有一个吹孔和一个音孔,用音叉测出的音和用闪光测音机测出的结果,可以证明当时的音阶,与我们现代五声音阶中的小三度音程接近。
解放前在万荣荆村出土的一件陶埙,郑州旭奋王出土的陶埙,其形状虽作兽形,但介于圆筒状和球状之间,基本上还属圆球形。这两件也是一音孔陶埙,经测定也属于小三度音程。万荣荆村和太原义井两地各出土一个二音孔的陶埙。荆村陶埙所发的三个音构成两个音程,一个完全五度和一个小七度;义井陶埙发出的三个音也构成两个音程,一个小三度和一个完全四度。发出的音合并正好构成了五声音阶,和我们今天应用的五声音阶完全相同。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