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110px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trade news行业新闻

中国民族舞蹈的创作样态与审美流变

来源:舞蹈中国 | 作者:舞蹈中国 | 2020年9月11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作为当代中国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的创作样态及流变直接映照着中国舞蹈的发展演进过程:一方面,民族舞在每一重要节点上的创作样态都携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民族舞创作的每一次重大转向都标志着中国舞蹈创作的审美流变——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作品展现的是主题先行的时代情怀,80年代的作品展现的是寻根乡土的本体意识,90年代的作品是在现代舞技法影响下的解构与重构,新世纪以来的作品则兼顾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是“传统”与“当代”的多元并行。

>“舞蹈作品《黄土黄》剧照” 资料图片

1、 主题先行的时代情怀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民族舞创作是中国舞蹈创作的绝对主流,甚至代表着当时中国舞蹈创作的最高成就。这期间的民族舞作品,如《红绸舞》《牧马舞》《鄂尔多斯》《草笠舞》《快乐的啰嗦》《丰收歌》等至今依然长盛不衰,且皆在1994年被评选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就地取材、改编出新,作为“新秧歌运动”和“边疆舞运动”的升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舞创作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素材的加工、提炼与语汇的创造性发展,更加注重风格韵律的传承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作品多为现实题材的抒情舞,用风格纯正、形式新颖的民族舞蹈语汇表达积极向上的时代主题。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部《孔雀舞》引发了舞蹈界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争论,其焦点集中于少数民族舞蹈创作在创作手法上的形式主义倾向,以及加工与创造、继承与创新、作品的衡量标准等问题,本质上是对如何运用民族舞蹈素材进行舞台创作的深入讨论。此次讨论不仅与民族舞蹈的创作实践息息相关,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舞蹈创作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遗憾的是,洋溢着时代气息的“经典化”创作样态在“文革”期间几近停滞,不过这期间也依然出现了以《草原女民兵》《战马嘶鸣》等为代表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更加深化了这一时期主题先行的创作模式,借用民族舞蹈素材为鲜明的主题思想服务。

2、 寻根乡土的本土意识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的转型与思想观念的更新直接影响着舞蹈创作的发展,伴随着人性解放和舞蹈本体意识的觉醒,民族舞创作开始注重对“人”本身的刻画,注重对不同题材以及舞蹈本体价值的追寻。如《水》《追鱼》《采桑晚归》《摸螺》《雀之灵》《奔腾》《采蘑菇》《残春》……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涌现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鲜活的、灵魂迥异的个体,以及包括具象的花鸟鱼虫和抽象的民族性格在内的多重意象,民族舞蹈创作开始向着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

123

上篇:

下篇:

来源(舞蹈中国) 作者(舞蹈中国) 阅读()
相关内容
    1000*95px
    Copyright © 2001-2023 陇ICP备13000505号 | 版权所有:兰州市城关区国际标准舞艺术学校 |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94*94px
    150*3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