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几点经验总结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和声像技术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为舞蹈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动力;通过大量展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优秀舞蹈作品,使学生感受到舞蹈的巨大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创设适宜的情景
根据所教授的中国民族民间的舞种,运用各种方式创设与当前教学内容及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利用生动直观的示范形象或颇具民族风情的服装、道具(服装和道具可请同学对自己现有的服装、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进入所学民间舞主题情景中进行训练,从而能够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肢体动作与经验的基础上接受当前学习到的新的肢体动作,并在深刻感悟之后赋予新的肢体动作以更深刻的含义,最终使学生可以在肢体运动中去体验由不同民族心理特性和生活习惯的差并所产生的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从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所学的动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多年来的常规教学法,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机械地跟着教师一个动作、一个组合、一个舞姿的学习,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舞蹈教学除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外,也应该为学生主动的学习创造条件,如学习维吾尔民间舞,我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请学生欣赏一些精品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第二步,让学生学会一些单一动作。第三步,给学生一段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再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根据音乐节奏、韵律特点,按照动作连接规律,积极开动脑筋,主动练习,将这些动作重新组合起来,编排成新的组合并完成。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同时,鼓励学生自由组对,进行研究,互教互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为基础差、接受较慢的学生创造了向别人学习和更多的练习机会,加快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风土民俗教育
民族民间舞最重要特点在于其民族性,而民族性与该民族的居住环境,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信仰、价值观念等密切相关。在舞蹈教学中进行风土民俗教育,有助于舞者准确运用肢体语言。比如,孔雀舞是傣族的传统舞蹈,傣族人把孔雀视为神,在舞蹈当中舞者右于所塑造出的孔雀形象实质上是一种神的象征,舞者是把这个形象作为神而高奉于头顶的。基于这种信仰和舞蹈文化背景,塑造孔雀形象的手是不能低于胯下的,否则就是对神的不敬。如果学生缺乏这方面民族风俗文化知识,在学习孔雀舞时,很可能会把手置于身体下部,会造成舞蹈身体语言传达信息的极大偏差。此外,进行风土民俗教育,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舞蹈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