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动作的运动必须是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必须通过节奏的速度、力度、能量及抑扬顿挫等听觉上的起伏多变,节奏的视觉化才能显现出来。节奏感正是舞者对节奏产生的某种知觉和反应,只有舞者对节奏有了感觉,才有可能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舞蹈来。如果没有对音响节奏产生感觉,观众甚至舞者自己也不可能直接从舞蹈动作上领悟出舞蹈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一、舞蹈讲节奏,因为“舞蹈是身体的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节拍自舞蹈产生之日起,便是它最可靠的伙伴” 。“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节奏的动,或更准确点,有节奏的移易地点的动……”。可见舞蹈与节奏有难解之缘。舞蹈还要讲究节奏感。舞蹈的节奏感必须凭借人的形体运动和动作组合去体现,所以它不仅具备形体美感,还要具备在节奏中韵律化了的律动美感。广义而论,一切形体活动,都有舞蹈因素,或者都可以称之为舞蹈,但若作为舞蹈艺术来要求,恐怕仅有形体的节奏运动还不够,还必须有韵律化了的律动美感。律动美感与形体美感在韵律化中的节奏组合,恰恰是舞蹈艺术的精髓。所以说没有节奏,也就没有舞蹈。具体实践中,编排舞蹈动作时都要在节奏的延续中进行,往往大声的数拍子,通过计数来规则和明确动作节奏。既要依附节奏去组织发展动作。又要在乐感中巧妙地韵律化动作,使其达到形体美感与律动美感的和谐一致。
音乐的节奏与舞蹈节奏密不可分。因为音乐进入舞蹈本体是以节拍为主要标志,连同旋律、和声、复调等一起参与到舞蹈中来。音乐的节奏也有表情因素,譬如强弱、轻重等。音乐节奏的变化,往往决定舞蹈节奏的变化,是舞蹈艺术不可缺少的“骨肉之亲”。不同的音乐节奏体现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这在不同形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鲜明。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音乐,就有什么样的舞蹈。我们在编排、表演或学习某个舞蹈时,往往都是先从了解音乐,体会音乐开始,然后,才逐步掌握舞蹈的节奏感,把握动作的韵律和韵味。
现代舞中也有一些“无声的舞蹈”,如法国香榭里舍芭蕾舞团的《创始世纪》、美国现代舞《动作》、《边界》等,尽管它们没有音乐旋律和其他音乐要素,但仍然不可能失去存在于时间中的内在节奏。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有人试验不用音乐,只用节奏性打击乐或音响效果作舞蹈伴奏,如舞蹈《无声的歌》。现代舞从另一方面证明,舞蹈可以没有音乐旋律,没有和声织体陪伴,但却不能没有节奏。当舞蹈只用流水、刮风等自然音响陪伴时,它也是一种节奏现象。而人体运动本身就具有天然的节奏性,不过它被舞者融化在动作中了。成为舞蹈不可分离的重要因素。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