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爱情传说成就雪山下的舞蹈
塔吉克人以鹰为图腾,在塔什库尔干县政府门口,就矗立着一尊苍鹰盘旋的雕塑。马达力汗·巴伦告诉记者,塔吉克人崇拜鹰的历史久远得已经说不清了,而关于鹰舞的诞生倒是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与爱情有关,这也是为什么鹰舞一般而言总是一男一女两个人跳的原因,“鹰舞一个人跳有,集体跳也有,但是很少。”
传说在很早的时候,有两位塔吉克族男女青年相爱。但因为他们都是奴隶,奴隶主不准他们私自订婚。这件事被凶狠的奴隶主发现后,他就让小伙子到很远很远的高山上去干活,不让他见那位姑娘。可他心里却时刻想念着姑娘。
一天,他发现山鹰飞翔时翅膀发出的声音挺好听,就用死山鹰的翅膀骨做成一只笛子吹起来。姑娘听到了从老远地方传来的笛声,也十分惦念小伙子,整天朝小伙子放牧的高山仰望。她看到山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变成一只长着翅膀的山鹰,飞到小伙子身边去,该有多好呀!她想着想着,就模仿起山鹰展翅、扇动、旋转、飞翔的动作来,她真的跳起了鹰舞,来到了小伙子身边,他俩又能在一起啦!从此,鹰舞和鹰笛成了塔吉克族人民最喜欢的一种舞蹈和一种乐器。到了欢乐的节日里,他们就高兴地吹起鹰笛跳起鹰舞。
马热木汗·阿迪力介绍说,鹰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鹰笛,鹰笛是由山鹰的翅骨制成。塔吉克人的乐曲是别的民族少用的7/8拍节奏,踏着这个节奏舞蹈时脚步轻盈飘逸,双手模仿山鹰的飞翔。如今山鹰成了保护动物,不让猎杀,现在的鹰笛都是塑料仿制的,真正的鹰笛都是塔吉克人的传家宝。
3 传承人不是跳得最好而是最有味
既然在塔什库尔干县,人人都会跳鹰舞,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又是如何挑选出来的呢?标准何在?今年70多岁的马热木汗·阿迪力生活在塔县的某个牧林场,她被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因为大家一致认为马热木汗·阿迪力的鹰舞“有味道”。塔吉克民俗研究专家马达力汗·巴伦说,这个“味道”很难用语言去表达,“总之她跳的是原汁原味的,要单说舞蹈动作,现在比马热木汗·阿迪力跳得好的人有许多,但是他们的舞蹈没有她的那个有‘味道’。”
在马达力汗·巴伦看来,所谓“味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它既包括舞蹈者的眼神、气质,也包括舞蹈者的动作、神态,甚至还有舞蹈者的生活经历。“汉族人通过学习,也能跳好鹰舞,但就是没有那个‘味儿’。” 马达力汗·巴伦说。如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马热木汗·阿迪力生活也没有多大改变。“就是一年政府补贴一万块经费,用于培养徒弟,传承原生态鹰舞。” 马热木汗·阿迪力说。记者了解到马热木汗·阿迪力的“门下”目前有15个徒弟,空闲时候他们就会到马热木汗·阿迪力家里学习舞蹈。而马热木汗·阿迪力的舞蹈,来自于传统和大自然,她没有拜过师,本职工作是农牧民,她的舞蹈是帕米尔高原的产物。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