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舞传递帕米尔之魂

2016年1月22日

  在中国的西部,唐玄奘西天取经所经之处,生活着一个以鹰为图腾的民族——塔吉克族。塔吉克人自认是鹰的传人,他们也是中国56个民族中唯一的欧罗巴人种,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他们也被称为“冰山上的来客”。深圳,椰风海浪的现代化移民城市,因为援疆和塔什库尔干县(以下简称塔县)结下了深厚友谊。上周,“深塔文化交流活动”在深举行,来自塔县的十余名文化工作人员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鹰舞的传承人马热木汗·阿迪力来到深圳,展开文化交流。

  本报记者借此机会对塔吉克鹰舞的传承人马热木汗·阿迪力进行了独家专访,听她讲述“鹰的传人”是如何通过舞蹈表达情感的。马热木汗·阿迪力同时也谈到了现代文明对塔吉克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过她说,“鹰舞”依然是活的文化。

  1 塔吉克鹰舞

  没有“失传”之说

  12月11日,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参观之后,南山区为“深塔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欢迎仪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鹰舞的传承人马热木汗·阿迪力应邀在手机音乐的伴奏下与塔吉克民俗专家马达力汗·巴伦跳起了鹰舞,气氛十分欢畅。据了解,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民族在集会、婚礼、节日以及家人团聚、访亲探友的场合都会跳鹰舞,这种传承了几百上千的舞蹈可以说是深入了塔吉克人的骨血之中。“塔吉克人只要能走路说话就会跳鹰舞。” 马热木汗·阿迪力说。

  在马热木汗·阿迪力看来,鹰舞对塔吉克人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它是活着的文化。而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永安大腔戏等地方戏曲以及花丝镶嵌等民间手工艺都面临失传的危机。但对塔吉克人而言,鹰舞失传完全不可想象。“塔吉克人学习鹰舞,从娃娃时候就开始了,一般都是自己学, 家里人也会教,只要能走路说话,就会跳鹰舞。在民间,节日、婚礼等大集会, 全村的人都集中在一块,娃娃也跟着学,究竟什么时候学会的,谁也说不好。”

  塔吉克民俗研究专家、塔吉克老人马达力汗·巴伦说,尽管这些年“外来文化”、“现代文明”对塔吉克传统文化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以鹰舞为例,现在鹰舞也分化成两种,一种是舞台表演,一种是原汁原味的。前者以‘好看’为目的,也吸收了一些其他民族的舞蹈元素和现代舞蹈的动作,而原汁原味的就是自然生长的,我们的非遗传承人跳的就是原生态的。” 马达力汗·巴伦说,“年轻人受了现代文明的影响,会把一些现代舞蹈的动作带入鹰舞中,但这不影响鹰舞的传承,也不改变鹰舞的主流生态。塔吉克文化还是保留着它独特的风貌。”

  2 爱情传说成就雪山下的舞蹈

  塔吉克人以鹰为图腾,在塔什库尔干县政府门口,就矗立着一尊苍鹰盘旋的雕塑。马达力汗·巴伦告诉记者,塔吉克人崇拜鹰的历史久远得已经说不清了,而关于鹰舞的诞生倒是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与爱情有关,这也是为什么鹰舞一般而言总是一男一女两个人跳的原因,“鹰舞一个人跳有,集体跳也有,但是很少。”

   传说在很早的时候,有两位塔吉克族男女青年相爱。但因为他们都是奴隶,奴隶主不准他们私自订婚。这件事被凶狠的奴隶主发现后,他就让小伙子到很远很远的高山上去干活,不让他见那位姑娘。可他心里却时刻想念着姑娘。

  一天,他发现山鹰飞翔时翅膀发出的声音挺好听,就用死山鹰的翅膀骨做成一只笛子吹起来。姑娘听到了从老远地方传来的笛声,也十分惦念小伙子,整天朝小伙子放牧的高山仰望。她看到山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变成一只长着翅膀的山鹰,飞到小伙子身边去,该有多好呀!她想着想着,就模仿起山鹰展翅、扇动、旋转、飞翔的动作来,她真的跳起了鹰舞,来到了小伙子身边,他俩又能在一起啦!从此,鹰舞和鹰笛成了塔吉克族人民最喜欢的一种舞蹈和一种乐器。到了欢乐的节日里,他们就高兴地吹起鹰笛跳起鹰舞。

  马热木汗·阿迪力介绍说,鹰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鹰笛,鹰笛是由山鹰的翅骨制成。塔吉克人的乐曲是别的民族少用的7/8拍节奏,踏着这个节奏舞蹈时脚步轻盈飘逸,双手模仿山鹰的飞翔。如今山鹰成了保护动物,不让猎杀,现在的鹰笛都是塑料仿制的,真正的鹰笛都是塔吉克人的传家宝。

  3 传承人不是跳得最好而是最有味

  既然在塔什库尔干县,人人都会跳鹰舞,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又是如何挑选出来的呢?标准何在?今年70多岁的马热木汗·阿迪力生活在塔县的某个牧林场,她被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因为大家一致认为马热木汗·阿迪力的鹰舞“有味道”。塔吉克民俗研究专家马达力汗·巴伦说,这个“味道”很难用语言去表达,“总之她跳的是原汁原味的,要单说舞蹈动作,现在比马热木汗·阿迪力跳得好的人有许多,但是他们的舞蹈没有她的那个有‘味道’。”

  在马达力汗·巴伦看来,所谓“味道”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它既包括舞蹈者的眼神、气质,也包括舞蹈者的动作、神态,甚至还有舞蹈者的生活经历。“汉族人通过学习,也能跳好鹰舞,但就是没有那个‘味儿’。” 马达力汗·巴伦说。如今,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马热木汗·阿迪力生活也没有多大改变。“就是一年政府补贴一万块经费,用于培养徒弟,传承原生态鹰舞。” 马热木汗·阿迪力说。记者了解到马热木汗·阿迪力的“门下”目前有15个徒弟,空闲时候他们就会到马热木汗·阿迪力家里学习舞蹈。而马热木汗·阿迪力的舞蹈,来自于传统和大自然,她没有拜过师,本职工作是农牧民,她的舞蹈是帕米尔高原的产物。

  无论是鹰舞还是塔吉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马达力汗·巴伦和马热木汗·阿迪力都信心满满。他们的信心来自于塔吉克文化的特殊性。“塔吉克人的故乡观念很重,很少有人到外地工作的,就是去了外地最终也还是要回塔什库尔干。所谓叶落归根。在这样的大氛围之下,塔吉克传统文化得以很好地延续和保存。”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佚名)

兰州市城关区国际标准舞艺术学校(www.lzgbys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