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110px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trade news行业新闻

舞蹈中科学的应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武艳 | 2020年1月10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领域。它们常常被人们看作思维方式的两极,一个偏向感性,另一个偏向理性。然而,有意思的是,两者在各自探索和创新的发展历程中,在遇到瓶颈难以超越的时刻,却总是能想到彼此。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对话延续至今,不断奏出时代的强音。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样式,与科学也有着百余年的对话。

科学拓展了舞蹈的创作空间

舞蹈与科学并非形同陌路,在科技层面的合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世纪末,美国现代舞蹈家洛伊·富勒率先借用舞蹈灯光的投射技术,探究“光与舞”的联系。富勒在舞蹈中总是穿着一身长裙,在光线的配合下,让身上的纱裙变换出舞台上的火、蝴蝶、海浪、花儿等景象。富勒的时代,舞台科技还十分匮乏。她大胆运用灯光的技术,光线让舞蹈充盈着流动、跳跃和梦幻的色彩。从富勒开始,“光”成为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配合舞台呈现的必要因素之外,舞蹈家借用灯光来切分舞台、营造多重空间、跨越时间隧道等。“光”为无声的舞蹈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光影”舞蹈成为一种非常吸引观众的新舞蹈样式。

舞蹈家们并不满足于科技对舞蹈的“正向”助力,还不断地尝试着运用科技力量挑战舞蹈的本体极限。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在作品《水月》中,将舞者抛向湿滑的水面。舞者需将地上的水溅起涟漪,并反射在悬空的镜子里。在舞蹈中,“镜中的幻象”与“舞台的现实”有机融合。为了营造“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的境界,舞者必须在舞动中保持良好的控制力。因为,也许一声急促的呼吸声,就会破坏现场静谧的画面。水中而舞,对舞者的稳定性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王媛媛的代表作《霾》,也是一部挑战演员身体极限的作品。作品《霾》完全用海绵装置舞台的地面,常人在海绵上行走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让舞者在这样一个完全不确定的空间中舞蹈,既挑战着演员的心理极限,也挑战着演员身体控制和平衡的极限。编导王媛媛希望借此暗示,当人们心中充满阴霾时,生活将举步维艰。法国艺术家Yoann Bourgeois也做过类似的尝试,其作品“Celui qui tombe”中六位表演者在一块旋转、摇晃、倾斜、上升或下降的舞台上,时而奔跑,时而跳跃,时而拥抱。舞蹈家利用科技的力量改变着舞台的空间,增强了编导表达的语境内涵。

舞蹈回馈给科学创新的灵感

如果说科技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舞蹈也回馈给科技不少惊人的灵感。美国雕塑家安东尼·豪因为他的“风力雕塑”被人们称为“风魔先生”。安东尼·豪借用风力驱动技术,传奇般地让钢铁随风起舞。他的代表性作品《巴尼斯之窗》由成百上千个部件组成,原本安静的雕塑在微风助力下,就可以随风起舞。其舞动的方式像多米诺骨牌,也像一尊千手观音在舞蹈。如何让没有生命的机器起舞,中国科学家也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北京交通大学姚燕安教授,在2019年3月就举办了中国第一个个人艺术科技展“恒易——几何机器人艺术科技展”。她要赋予机器生命,让冰冷的机器也具有审美的品格。几何机器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智能机器人,通常是三角形、四边形和立方体等形状,具有折叠和缩放能力。让几何形状的机器进行滚动、步行、爬行等动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科学家还在不断地努力尝试。

123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武艳) 阅读()
相关内容
    1000*95px
    Copyright © 2001-2023 陇ICP备13000505号 | 版权所有:兰州市城关区国际标准舞艺术学校 |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94*94px
    150*3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