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110px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trade news行业新闻

让艺术相互激荡的“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

来源:中国文艺网 | 作者:佚名 | 2013年12月31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在联系民间方面,作为本次大赛主办方的中国舞协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比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编排、推广“广场健康舞”,将民众喜爱的广场健康活动和舞蹈艺术结合起来,大赛间歇特别安排舞蹈家和参赛队伍“送欢乐下基层”,等等,据了解,下一步中国舞协还将开展“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活动,让舞蹈美育走进基层,贴近下一代,“从娃娃抓起”。

  如何拒媚俗?

  端正严肃的艺术态度

  文艺如何从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中获益?在市场对文艺作品的传播起重要作用的今天,是坚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与严肃性而毫不妥协,还是一味讨好观众迎合市场以创造经济利润,这样的抉择已经摆在了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面前。在这场金钱与艺术尊严的拔河中,民族民间舞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宝向新指出,激发创造力不等于“造假”,现在在民族民间舞中存在很多“假原生态”,故意将民族民间文化中理应被扬弃的、野蛮原始缺乏美感的部分展现出来,“以丑为美”。究其本质,是将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当成一种抓人眼球的工具,片面迎合部分人群的猎奇心理,通过自我丑化、自我矮化来博得关注。在宝向新看来,对民族文化的宣传,重点要放在其令本民族骄傲的部分上,否则就会让人产生误解,认为这个民族不美、不“可爱”。

  刘江则着眼于西方现代舞对民族民间舞的影响,指出不少民族民间舞创作借鉴了西方现代舞的“加密”手法,刻意提高舞蹈内容的“密度”,虽然看起来非常时髦,也迎合了当下现代艺术风行时期大众的审美趣味,但是却改变了本民族自有的“留白”式的审美趣味。

  舞蹈艺术家陈翘在比赛会场的即兴发言更加犀利,直指民族民间舞创作的种种弊端:服装设计偏离传统,以暴露博得眼球;舞蹈技巧肆意滥用,充斥刻意的卖弄;用个人情感替换民族传统,“民族”沦为夹带“私货”的“噱头”。他的发言博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比赛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一定要给艺术分出三六九等,而是希望艺术在碰撞中相互激荡,暴露问题,孕育新花。从这个层面讲,“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无疑是成功的,只有不断发现,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创造,才能让民族民间舞这朵艺苑奇葩,开得更加娇艳、灿烂。
12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1000*95px
    Copyright © 2001-2023 陇ICP备13000505号 | 版权所有:兰州市城关区国际标准舞艺术学校 |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94*94px
    150*3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