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000*110px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 首页内页轮换图
  • 首页大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trade news行业新闻

让艺术相互激荡的“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

来源:中国文艺网 | 作者:佚名 | 2013年12月31日() |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经过激烈角逐,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高赛事的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决赛,在筑城贵阳落下帷幕。今年是“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落户贵州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主办方中国舞协、中国文联与贵州省及贵阳市政府这“十年五届”合作的最后一届。大赛在奉献了一场艺术盛宴的同时,也展现出我国民族民间舞发展存在的成绩与问题,耐人思考。

  如何立根本?

  坚持纯正的民族属性

  民族性是民族民间舞立身的根本,丧失了鲜明纯正的民族性,也就丧失了其作为一个独立舞种的存在价值。但眼下的舞蹈创作中,一些作品偏离了这个基准,在民族属性上暧昧不清、似是而非。本届大赛也有类似倾向的作品引发观众和专家评委的讨论。

  评委代表、中央民委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宝向新就指出,民族舞不仅要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而且要突出同一民族内部鲜明的地域特色。他举例说,凉山彝族和云南彝族就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服饰、舞蹈、习俗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只是因为他们都是彝族,就在作品中随意混淆,这样的创作是没有前途的。“改变并不一定就会发展”,民族民间舞必须要抓住不能改变的东西。

  中国舞协党组书记冯双白则坦陈,民族风格的属性问题是当代民族民间舞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大多数创作可以归为三类:“非遗”类得到传承与保护的民族舞蹈,依据本民族舞蹈元素进行的创作,以及混杂了其他民族民间文化元素甚至其他舞种元素的创作。如何区分鉴别,如何设定标准,是坚持纯粹还是适当放开,都是非常现实而复杂的问题。在冯双白看来,允许适度的实验,同时对坚持纯粹民族属性的艺术家给予表彰,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姿态。

  如何接地气?

  回归真实的民间生活

  雅俗共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对于本来就根植大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而言,这个问题就更显得微妙。实际上,观察近年情况不难发现,相较于古典舞、现代舞等舞种,民族民间舞在“民间”并没有多大的优势,甚至在一些地区普及度反而不及前两者,这个现象引人深思。

  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院长刘江说,目前的民族民间舞创作存在浮躁倾向,但由此次大赛可以看到大部分创作开始回归民间的传统、回归日常生活。

  比如参赛作品《大漠沙丘》,在选题上就颇具匠心,“沙丘”既是传统的意象,也能让人联系到当前自然环境恶化的环保主题,将舞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日出日落》则从小处着手,描写日常生活的田间劳动,不刻意追求主题的宏大深远,反倒产生了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效果;《回娘家》则独辟蹊径,走日常幽默路线,从诸多以宏大叙事与严肃情感为主要诉求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令人眼前一亮。
12

上篇:

下篇: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佚名) 阅读()
相关内容
    1000*95px
    Copyright © 2001-2023 陇ICP备13000505号 | 版权所有:兰州市城关区国际标准舞艺术学校 |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94*94px
    150*3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