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育是一种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形式,它的特点是动态、形象、感染力丰富,幼儿容易学习和接受。但同时又是一种舞蹈的人体艺术,它要求舞蹈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必要的舞蹈条件。
1、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为前提
舞蹈的学习要每天以相同姿势运动,而且舞蹈的基础教学也很枯燥乏味。
但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只要幼儿对舞蹈产生了兴趣,就能完全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在愉快的状态下,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孩子快乐地舞蹈。
2、确定幼儿在舞蹈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幼儿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效果,幼儿对老师教授内容的理解,是幼儿是否将老师教授的舞蹈知识、舞蹈动作、舞蹈技能学会的主要评判标准,不能以老师教授内容的数量来判断幼儿的学习效果。
在教授一个舞蹈动作时,老师需要去完成启发式教学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但不能够代替幼儿学习这一舞蹈动作。这要求老师在舞蹈教学中合理地开发幼儿的想象力,须要以幼儿为中心换位思考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安排教学内容如何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让他们相互比较相互进步。
传统的幼儿舞蹈教学模式一般就是“老师讲,幼儿听;老师跳,幼儿学”,在这个教学模式下,幼儿是被动地学习舞蹈。老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这样幼儿在学习上很容易劳累失去兴趣,而且由于幼儿之时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幼儿不仅无法学习到老师教授的内容,而且还会失去学习舞蹈的兴趣。
如果老师从幼儿学习中的角度出发,让幼儿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可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例如:老师在教授傣族小舞蹈《吐泡泡的小鱼》时,首先要问一下小朋友们见过小鱼吗?喜欢小鱼吗?有没有观察过小鱼的形态和小鱼的嘴形是什么样子的?这时可以让孩子们模仿出小鱼的嘴形,然后再问小鱼是如何吐泡泡的呢?再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模仿一下小鱼吐泡泡时的神态和动作,这时幼儿们就会沉浸在思考小鱼的世界,老师需要趁热打铁在表扬他们的同时用有趣的语言去纠正幼儿的手形、嘴形、眼睛及面部表情,然后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的进行学习。
此外,老师还应该拓展幼儿在民族舞蹈方面相关的知识可以通过动作模仿孔雀、老虎,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让他们意识到原来许多傣族舞蹈动作都来源于动物的各种行为,比如鱼舞孔雀舞等,让傣族婀娜多姿的舞蹈姿态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尤其是最重要的“三道弯”姿势,再利用电脑播放一下傣族人民生活环境的视频,讲解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这便会很快引起幼儿兴,会使他们更加迫切地想要参与到舞蹈教学活动中去,从而让幼儿在这种状杰下达到自我思考、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目的。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