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舞蹈来源于生活,但它又不是完全真实的生活,而是将生活艺术化为舞蹈,并通过人体进行表达。人体的表达是有限的,但舞蹈传递出的情感是无限的。舞蹈是舞者通过自己的肢体在空间中构成的“力”来表达情感,这种“力”也是有限的,但通过舞者的传递出来的带有情感的“力”就是无限的。舞蹈追求的就是舞蹈和舞蹈中的“力”所要传递出来的虚幻的内容。德国现代舞创始人之一魏格曼说过:但凡能用语言表达的,就没有必要用舞蹈来表现。
这说明舞蹈中有一种模糊美、虚幻美,在虚幻的舞蹈中能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假难辨才能引得人们想入非非,在舞蹈的审美中,人们倾向于在舞蹈的虚幻中追求比真实生活更强烈、更纯粹的美。舞蹈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虽然起步较晚,但自舞蹈美学产生以来艺术工作者对其热情有增无减、高度重视。至今为止关于舞蹈美学的著作和期刊论文不可胜数,舞蹈界俨然已经掀起了一股美学热。舞蹈美学已经成为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舞蹈美学所能提供的理论支持也不亚于任何一门艺术美学,甚至还会在其他学科未涉及到的地方提出新鲜独到的理论点。
中国古典舞的学科发展至今不过60多年,但由于其来源于古代的戏曲和武术,拥有深厚的古代舞蹈背景和深远的艺术文化;在美学方面,以宗白华和王元麟的美学理论为基础,追求意境美,注重对舞蹈动作的研究,中国古典舞自产生以来不论是舞蹈本体还是美学发展上都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劲头。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再纵观中国的舞蹈美学思想,大多是从对艺术美、诗歌美、文学美等等逐渐发展而来的,舞蹈美学并没有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新事物想要发展形成必经的一个过程,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过程,才为舞蹈工作者才开始将舞蹈美学从其他美学中抽离出来,整理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打下了基础。
中国舞蹈美学发展到今天,更加注重舞蹈的意境美和对舞蹈动作的研究,是对古代舞蹈美学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化。而中国古典舞最能代表中国舞蹈美学的特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古典舞的奠基工作就已经开始,在这个阶段,有两位外国人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一位是美籍犹太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穆夫,一位是朝鲜人崔承喜。阿龙﹒阿甫夏洛穆夫是借鉴中国传统戏曲方式建立舞蹈形式的先行者,他建议在戏曲的“做”、“打”两部分加入独立的舞蹈形式。崔承喜是朝鲜民族舞蹈的杰出人物,但她对中国戏曲艺术有十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