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均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舞蹈艺术是这辉煌历史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舞蹈教学中,如何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民族舞蹈知识,积累学生的民族舞蹈素材,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使其传承、发扬、光大,是十分重要的。
强化教育观念,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领者,现代教育是学生与教师一体化成长的教育。舞蹈是一种视觉形式的艺术,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各民族舞蹈的风格是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诸多方面综合之后形成的,教师只有对民族舞蹈属性深层次的把握,才能将其融会贯通。在教学中应贯彻多元化的教学观念,教师将知、识经验的积累、技术经验的积累综合地表现在教学中,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形象及形象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现代教育观要求我们,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事业,启发学生深层次地研究民族舞蹈的风格,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的民族舞蹈风格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达到体现舞蹈动作、表现思想感情、获取舞蹈知识的目的,才能培养出“广博其知识,完善其专业,高尚其志趣,澄清其品格”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比较鉴别,保存民族舞蹈风格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比较时,人的思维往往是比较活跃的。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多种民族舞蹈风格进行比较鉴别,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对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民族舞蹈有着较敏锐的辨别力、接受力和表现力。例如:在学习朝鲜族舞蹈的“鹤步”时,强调要深刻显露出朝鲜民族典雅、飘逸的风韵,又如要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蒙古族舞蹈中活泼多样的“马步”,以及藏族舞蹈中三步一点、三步一跟的两腿颤撩、松腰松胯等等。分析不同民族的舞步在膝关节上的不同运用,并加以比较,能加快学生的理解能力,区分舞蹈风格的不同之处。再比如: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横踮步时,将蒙古族舞蹈的踮步、朝鲜族舞蹈的踮步让学生加以比较,理解其中的个性和共性,即:虽然都称为踮步,但各民族有各自的风格、特点。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会开发他们的智力,让学生有独立思维的能力,达到更高的教学目的。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比较、鉴别、保存民族舞蹈风格的一个有效方法。多媒体以其信息的高速检索、详细分类和快节奏,加大了舞蹈课堂密度,有效地提高了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介绍傣族舞蹈“三道弯”的造型美、朝鲜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仿鹤的动作与姿态以及蒙古族舞蹈模仿矫健的大雁等时。进行具有民族舞蹈特色的课件播放及介绍各民族分布地域、风俗习惯、社会结构等民俗风情的课件播放,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所学习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同时更加明确和直观。从而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注重教学实践,保存民族舞蹈风格
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主体,能主动地探索和改造客观的主导活动,它高于教育认识活动。舞蹈教学以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具体实践为主要特征,因此教学实践是对学生进行“保存民族舞蹈风格”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开展教学实践,调动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要大力弘扬民族舞蹈文化,激励学生时刻感受民族舞蹈与人民生活、地域文化密切相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体验民族舞蹈,了解、掌握更多的民族舞蹈知识。如:开展民族舞蹈知识知多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用所学过的舞蹈知识和技术技能,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编排出极具民族风格的舞蹈作品,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的风格。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要注重优秀民族舞蹈作品的欣赏。中国民族舞蹈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具有独特灿烂的舞蹈文化,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极具感染功能。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朝鲜族舞蹈《长鼓舞》、蒙古族舞蹈《盅碗舞》等舞蹈经典作品的欣赏,不但宣传、展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辉煌历史,
而且使学生的艺术素养,认知、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并在欣赏中丰富了自己的想像力,将脑海中多层表象组合在一起,更好地保存了民族舞蹈的风格。如大型原生态民间歌舞集《云南映象》这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但走遍了祖国大地,而且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我国的民族舞蹈之花,以及民族舞蹈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进入新世纪,有众多艺术形式的冲击,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以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为目标,对传统的民族舞蹈文化做认真的剖析、研究,才能更好地保存民族舞蹈风格,从而推动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